找到相关内容21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将佛法回归源头

    正定、智慧。只要他净化了他的心念,成为一个快乐解脱的人。我就很高兴了,这是佛陀的教法,也应该是每一个佛子的方法。 把内观禅带回印度   我的老师有一个大愿, “我们得到这个从印度传来的美妙珍宝,目前...

    葛印卡长老

    |内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8/1441415323.html
  • 禅、禅学与禅

    修之,不得出离世间,逢佛出世,闻佛说法,依佛法而修之,则得出离世间;出世间禅,又可细分为观、炼、熏、修四种,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炼禅即九次第定,熏禅即狮子奋迅三昧,修禅即超越三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2443458.html
  • 《沙门果经》导读

    接下来的沙门果的譬喻把经文所述的高层次精神体验以日常生活的影像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些既丰富且优美的譬喻把《沙门果经》的气氛提升至它们所产生的高度欢喜赞叹。通向解脱最直接的道路是略过禅那而直接培育观禅以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647182.html
  • 慈心定的修法(舍弃我禅师著 Divide Abodes 选译)

    』只是在世俗谛的意义上存在。从究竟的意义看,『人』只是心识和物质过程。如果你这样看问题,就是如实知见,实际上也就是内观(vipassana)。培养这种直接洞察真实存在的能力就是观禅(vipassana...

    汤华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449340.html
  • 《慧眼初开》读后感

    ,那么这个人迟早会成为一个解脱自在的人。”垸  对灭苦的方法,我开始实践,而这些方式使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接受苦的事实,并且用爱心对待它。《神话》:“生命的不完美正是它可爱之处。”垶  观禅有系统...

    林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3350224.html
  • 佛道入门:禅、禅学与禅宗

    品,谓佛出世前众生修之,不得出离世间,逢佛出世,闻佛说法,依佛法而修之,则得出离世间;出世间禅,又可细分为观、炼、熏、修四种,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炼禅即九次第定,熏禅即狮子奋迅三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2259054.html
  • “自性”如何呈现——《六祖法宝坛经》的开示及其现代意义

      “自性”如何呈现——《六祖法宝坛经》的开示及其现代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 唐忠毛  一、见性成佛——自性及其妙用  在佛教各宗各派中,禅修是一种共法,但不同佛教宗派的禅修理论和禅修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如,小乘修四谛十二缘起禅,大乘修六度禅,法相宗修五重唯识禅,天台有三谛三观禅,华严宗有十玄六相法界观禅……及至惠能开创的南宗禅,则立足于“自性”之上,以“无念、无相、无住”为最上乘心法,将禅从...

    唐忠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4359975.html
  • 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

    禅净关系“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禅。”这是以禅合净,不过后世的禅净合一更具体化了。   至于三教合一,在宗密之后大力推崇的,是镡津契嵩,契嵩讲三教都有共同的社会功能,“皆欲人为善”。这和宗密关于...

    董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1262244.html
  • 马祖洪州禅与毗婆舍那禅的比较

    ,苦,无我。此处,毗婆舍那与般若《智慧》等义。)  戒喜长老(Ven U Silananda)是一位教导智慧禅(内观禅)达二十五年的禅师,长老也是1950年第六次南传大藏经论藏的主编。以上是长老对智慧...

    释广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5666374.html
  • 禅定问答

    ,七火一切处,八风一切处,九空一切处,十识一切处,前八法继八胜处而修之,后二处须由背舍转修,因所观境遍满十方,故曰一切处观。以上三法,通名观禅。   问:何谓九次第定。   答:此依四禅四定及灭受想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3667514.html